通发导航_共产党员网
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欢迎访问榆林党建网!

当前位置: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杨家沟村:红色领航再迎“曙光”

来源:农民日报 发表时间:2023-10-07 09:48 点击量:0

嘹亮的唢呐、飞舞的彩扇、扭动的身姿、灿烂的笑容……9月中旬,为迎接中国农民丰收节和国庆节,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村扶风寨前的广场上,村里的秧歌队正热火朝天地排练陕北秧歌。

  初秋的太阳把黄土高原照得亮亮堂堂,站在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前,满眼都是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崖壁上一孔孔窑洞镶嵌其中,坚韧又智慧的陕北人民利用黄土的厚重,开凿出自己的生活。

  这个不足9平方公里的村落,被历史赋予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魄:1947年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十二月会议”,“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的伟大号召从这里发出……

  如今,历史的沉淀和时代的新生在这里交织,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前来考察时的指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杨家沟村立足红色文化根脉,依托窑洞文化资源,持续培育富民产业。

  又是一年丰收季,乡村产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业的画卷已然铺开。

红色领航 盘活乡村经济

  临近中午,在地里干完活的郭满富带着新鲜采摘的蔬菜赶回家,跟妻子李琴莲一起为农家乐的客人准备农家宴。洋芋擦擦、土豆饼、鸡蛋泡泡、挂着厚厚米油的小米粥……很快,一道道当地特色美食就摆上了餐桌。

  “这几年收入还可以,一般能有5万-6万元的收入,好一点的年份有10万元。我们种了十三四亩地,做饭用的都是自家的食材,游客吃得放心,我们也省成本,就是年纪大了,伺候地累了点。”60多岁的李琴莲乐呵呵地说。

  李琴莲家的情况,是杨家沟村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缩影。

  杨家沟有着千年历史,从唐朝末年杨姓族人安居乐业而得名。清朝乾隆年间,马氏家族在此定居,修建起以扶风寨为主的马氏庄园,对外抵御入侵,对内保卫乡民。寨子建在沟谷岸边的半山腰上,形成一个具有寨墙、瞭望台、炮台、水井、排水系统、道路、广场、戏台的建筑群,是全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窑洞庄园。杨家沟村因此入选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马氏庄园内被命名为“新院”的四合院建筑,将陕北窑洞之雄浑和西方建筑之典雅巧妙结合,窑内中间三孔窑洞一线相通,设书房、洗澡间、接待室等,地下走烟道取暖,其巧思和工艺堪称中国窑洞建筑的瑰宝。

  建筑是无言的历史记录者,回望峥嵘岁月,欣赏“最豪华”的窑洞建筑,杨家沟村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现在的杨家沟,已经成为党员干部砥砺初心使命的生动课堂。”据杨家沟革命纪念馆馆长常天民介绍,今年上半年,该馆累计接待全国各地游客10万人次。

  “依托红色资源集聚,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是208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6万元。”杨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李永林说。

  千百年来,从马氏先祖“保境安民”,到解放战争期间迎来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再到如今依靠红色资源发展乡村经济,“安民、为民、富民”的理念在这片土地上一脉相承。

办惠民实事 村民安居乐业

  俗话说:“人是窑的楦子”,往山里凿几孔窑洞,只要有人住着,几百年都不会倒塌。但受地形限制,在黄土高原上,家家户户的窑洞挨得不那么近。

  84岁的杨佩兰,拄着一根比她低一头的长杆子,走一段歇一歇,崎岖的石头路弯弯缠缠地顺着山势盘上去。她每天都要爬上半坡去看望90岁的老朋友李生如。

  在另一个山腰处,74岁的马如英大多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忙活,院内院外种点菜,做做饭,或者坐在挂满了辣椒、玉米的窗户下,给葫芦画画、刷漆。

  杨家沟和其他很多村落一样,也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如何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提升村民幸福感成为最迫切的问题。

  村集体富起来了,村民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首先是修路修桥,在之前国能集团驻村干部的资金支持下,花了130多万元修了桥、上山路和河道。”李永林告诉记者,“目前,杨家沟村已经实现医疗保险全免费,养老保险全覆盖,村集体还给村民每人买了一份意外保险。”

  不只是为村民提供基本的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也要跟上。村里有一支由村民自发组织的秧歌队,平均年龄50岁以上,其中年龄最大的成员是79岁的李正芳,她告诉记者,“我们每天晚上都会练习,还把广场舞和秧歌结合,只要扭起来,整个人都有精神了。”

  随着杨家沟旅游业的发展,村委会经常组织秧歌队进行文艺演出,请来专业的老师担任队长指导排练节目,秧歌队也越来越正规。

  红火的秧歌是土黄色的村落里绽开的“花”,热闹了村子,也热闹了村民的心。

  为了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踏实、舒心,杨家沟村准备开展老年幸福院项目,榆能集团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刘峰介绍,该项目集老年活动中心、老年食堂、理疗室等服务于一体,要把村里的老人照顾好,也让他们的业余生活更丰富。

多产联动 迎来发展曙光

  尽管杨家沟村旅游产业正有序发展,但土地资源紧张、红色资源开发不够充分对村民收益带动有限等依然是当前横亘在乡村振兴中的问题。

  从马如英家往山上走,有一处正在施工的建筑群,是由榆林旅投投资建设的红色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杨家沟目前的旅游生态没法真正把游客留下来,我们想打造一条红色文化产业带,以‘红色流量’集聚发展优势。”项目负责人赵峰介绍,园区将以干部培训基地为核心,以数字技术逐步建立区域红色文化与中华文明文化基因库,未来还有红色教育实践营地、传统窑洞体验区等项目相继落地,“真正实现革命文物‘动起来’、红色文化‘活起来’。”

  为实现产业兴、村民富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杨家沟按照“红色领航,绿色发展,多产联动”的发展思路,招商引资,科学规划,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

  杨家沟合力发展种养殖业,新流转300余亩撂荒地改造成了谷子基地,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开始景观化实践,新打造了梯田樱桃园、格桑花海等;稳步发展黑毛猪养殖业,目前猪场村民入股95股,每年共分红40多万元,并和榆能集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解决销售问题。

  同时与时俱进,依托米脂小米品牌建设,延长产业链条,拓宽发展路径:开发“扶风寨小米咖啡”、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米脂米贴画等。此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良好的光照条件,规划建设2.5兆瓦光伏基地,预计建成后全年能给村集体增加100多万元的收益。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乡村振兴‘文化+’定位,形成‘集体控股、户户参与、人人入股’的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联农带农,促进农文旅多元融合。”李永林说。

  站在杨家沟高标准小米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梯田层连层从沟底环绕至山头,谷子弯下了腰,似乎在诉说着新时代的丰收故事。新的曙光就在前方,老区人民的日子也将变得更加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