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发导航_共产党员网
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欢迎访问榆林党建网!

当前位置: 组工之家 >> 榆组信息 >> 正文
榆组信息2018年第4期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8-09-04 16:50 点击量:90

佳县强化“三项举措”着力“五个提升”

贯彻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


       2018年,佳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三项举措”,助推村级标准化建设,实现“五个提升”,全面提高基层组织力。

       强化“三项举措”,助力党建工作全面提升。一是构建“大党建”格局。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对农村、社区、学校、两新、非公、机关党建进行整体规划、分类施策、明确标准,制定工作计划,通过阵地标准化建设、组织工作标准化建设、组织力提升等一系列工作,进一步发挥党建统领作用,推动全县党建水平迈上新台阶。二是建立“大培训”体系。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基础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利用“东方红大讲堂”、广陵—佳县合作交流等平台,以政治建设为根本,以思想建设和能力提升为目标,进行多形式、多批次的培训活动,实现对县、镇、村三级干部培训全纳入、全覆盖。三是形成“大考核”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三项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积分制”作用。注重考核的系统性,加强从制定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标准,到严格考核流程、建立考核台账等环节的全程把控;注重考核的实用性,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特别是将考核结果与党员干部的选用、评优、提拔等紧密结合;注重考核的协同性,探索对考核涵盖面的延伸,注重党员干部思想水平和学习能力的考核提升。

       着力“五个提升”,努力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一是思想素质提升。针对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担当意识不强和综合素质不高的实际,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通过党性修养培训、业务培训、精准脱贫专题培训等不同形式的分期分批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二是阵地达标提升。针对乡镇党建服务中心、非公和社会组织活动阵地不达标、不规范的实际,按照规范提升的思路,在全县13镇、1个街道办统一建成党建服务中心,支持有党组织的非公和社会组织建党员活动室,通过新建、改扩建、维修提升功能设施,分类推进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逐步实现全县村级阵地全面达标。三是服务能力提升。针对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不强、主动服务意识不浓、服务群众方式不当的实际,精心组织村“两委”换届选举,推选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和优秀乡镇党员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进一步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分批分期对新一届村干部进行全员轮训,组织乡村干部、第一书记到经济发达地区培训,提升全县村干部整体素质和“双带”能力。开展党员代办,将脱贫攻坚与项目、技术培训相结合,提供技术服务,引导党员干部由“被动参与”向“主动服务”转变。四是后进转化提升。针对个别党组织班子不健全、工作运转不正常、活动不能正常开展、服务功能不优的实际,按8%的比例倒排一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从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采取措施,制定壮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通过盘活集体资产、争取项目资金、培植经济组织、村企帮联扶持等措施,培植发展集体经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五是干部作风提升。针对党员干部工作中作风浮漂,沉不下来干工作,对工作谋划不实、推进不实、方法不实的实际,从加强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抓起,从制定落实相关制度抓起,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基层意见最大的问题改起,从群众要求最强烈的事情做起,通过开展设岗定责、党员承诺、评星定级活动,教育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服务群众。


吴堡“四个突出”开启组织工作新征程


       2018年,吴堡县组织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中、省、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为遵循,以提升组织力保障脱贫攻坚为主题,把握村“两委”换届和干部队伍管理两项重点工作,突出抓好支部书记、“四支队伍”、机关干部等三支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党建、干部、人才工作,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突出抓基层打基础,提高基层党建质量。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下功夫抓好基层各领域党建工作。严格落实“一二五”工作法,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实行村干部积分制管理,确保真正发挥“领头羊”作用。新建12个党建示范村,辐射带动集体经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示范建设。统筹用好机关事业单位支部书记岗位和第一书记岗位,引导优秀干部在党的建设一线和脱贫攻坚一线发挥才干。着力巩固西安流动党支部建设,筹建北京、榆林2个流动党支部,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

       突出党管干部原则,打造政治过硬的干部队伍。坚持把政治建设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在干部培养、选用、管理各环节突出政治标准,树立鲜明导向,让讲政治成为干部队伍建设新常态。坚决落实党内政治生活鉴定制度、领导干部政治生活年度报告和党章党规知识考试制度,共同形成严密完备、环环相扣的党员干部政治生活管理考核体系。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切入点,从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基地等方面入手,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争形成吴堡的特色品牌。同时,建立“三项机制”信息库,与干部选用中的日常考核紧密结合,研判班子常态化,多角度、多层面了解掌握干部的综合表现。

       突出民生需求,培养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人才工作始终围绕群众最需要、最关心的事情展开服务。红枣专家工作站建成运行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重点实施名师、名医计划,着力于改善县内基本医疗和教育条件。完善落实教学名师政府特殊奖励津贴制度,加快研究制定名医政府特殊奖励津贴实施办法。举办2期人才工作者专题研修班,不断提升人才工作者综合素质。举办2期乡土人才示范培训,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为全县脱贫摘帽和实施乡村振兴培育“三农”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突出实践实干实效,推动模范部门建设。在自身建设中,以提升政治素养为首要,以强化业务能力为重点。机关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等制度,坚持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制度,逢会必学党章,筑牢党员理想信念之基。将党章作为必学内容。通过长期学习提升对党和组织工作的认识,实现组织工作和干部能力双提升。例会上及时传达县委的中心工作和各项部署,明确组织工作方向。把“人人讲工作,互相比工作”作为例会的重要形式,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形成较为全面科学的工作方法来指导工作实践。通过召开支部会和工作会,组织工作形成了整体合力,同时在各个业务方向上形成了各自不同而行之有效的推进方式,既共行一道,又各有一套。


清涧“五个功夫”贯彻落实全市

组织部长会议精神


       清涧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下足“五个功夫”,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清涧落地生根。

       在强化政治引领上下足功夫,助推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把党章作为党员干部日常学习的案头书、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任前谈话的必谈项、考试测评的必选内容,从根本上增强党员干部学党章、用党章、尊党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并结合实际,严格执行党内15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倒逼党支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推进党员教育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围绕各项制度,探索推行“一事一议”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新模式。建立“年初承诺、日常积分、年底评议”制度链条,做好失联党员规范管理与组织处置工作,将党员管理严在日常、落在实处。

       在学习教育上下足功夫,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通过县委中心组带头学,集中培训、宣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方式不断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系统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解决问题上,落实制度上深化拓展,全面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和水平。

       在固本强基上下足功夫,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准确把握村级换届的基本原则和时间安排,宣传发动、思想引导、协调沟通、政策激励等措施做到“九个择优”,把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纳入到村“两委”班子中来,进一步优化村级组织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整体服务功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城市党建方面要全面推行“兼职委员制”,探索推行“街长制”,有效提升党组织统筹区域、行业资源的能力,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两新组织方面要以“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为主线,持续深化“四个行动计划”,推行“三级承诺”。学校方面重点抓好“双培养”、党建示范校、支部规范化建设、党员名师评选等工作。机关方面重点优化和完善“支部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三个十”党建示范岗建设等载体,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建设四个清涧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紧扣党组织服务群众这一关键,以党建促脱贫攻坚为主战场,推广东沟村“三变改革”和高家峁则村“双绑双带”经验,大力实施集体经济“清零”行动,力争利用2—3年时间,实现村村都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为主抓手,探索推行“远程教育+电商”发展新模式,带动群众创业致富,打出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组合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提质增效上下足功夫,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干部队伍。严格把好公务员招录入口关和领导干部选用关、培养关、考核关,注重综合研判,改进推荐考察方式,防止简单以票取人。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实行刚性配备原则,各单位向县委推荐干部时,要按照空缺岗位30%的比例推荐年轻干部;注重选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干部,县上每年拿出12个左右科级岗位,鼓励激励优秀脱贫攻坚干部。加强干部交流挂职培育锻炼机制,选派部分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选派部分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项目一线、信访一线“墩苗”培养,积极探索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交流的锻炼方式,全面提升领导班子的科学化水平。完善考核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激励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严格奖惩,充分发挥目标责任考核的“风向标”作用。

       在引才育才上下足功夫,锤炼一支具有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人才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抓政治引领、政治吸纳,抓作用发挥、统筹协调,推动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重点向卫生、教育、科技、农业、城市管理、旅游开发等领域开展一次人才普查,了解掌握清涧人才队伍现状,有针对性的吸纳引进实用人才,提升民生事业和重点产业发展水平。通过联系科研院校专题培训、进驻示范基地实地培训等形式,积极培育现有人才。根据特色支柱产业邀请有关专家到清涧开展研讨,开拓新思路,奋力推进“四个清涧”建设。


子洲深化“三大行动”推进党建伟大工程


       为了贯彻落实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子洲县将2018年确定为“抓党建促落实年”,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崛起、追赶超越”总路径不动摇,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奋力开创“党员精准化、组织精细化、工作网格化、任务清单化、责任具体化”的组织工作新布局。

       深化提升干部综合能力行动。坚持选用干部的基本条件、基本导向和基本方向等“三个基本”,落实“五个不提”,重点突出“三个常态”。一是突出研判常态。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能力素养。将了解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时,重点研判干部干了干不了的问题。实行负面推荐,坚持把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贯穿于分析研判的全过程。二是突出严管常态。抓住“关键少数”,从根本上激发上行下效的整体效应。突出日常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行“两力两率”提升不足、“新官不理旧账”等十大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干部管理上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三是突出导向常态,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狠抓教育培训,实现全县党员干部“五有五没有”。搭建“上”的梯子、畅通“下”的渠道、消除“干”的顾虑。加强考核结果运用,推动“追赶超越”、脱贫攻坚和灾后重建等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深化打造党建红旗集群行动。按照“补齐短板、打牢基础、激发活力、奖优责劣、领航小康”的党建工作新思路,以“六大工程”为统领,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实施“补钙”工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着力抓好干部理论武装和素质提升,将“三个一”机制落实情况纳入党建季度督查内容。二是实施“雏燕”工程。加强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全程录像、全程录音、全程纪实”等“三个全程”,积极稳妥做好村级“两委”换届工作,选准、选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三是实施“标杆”工程。狠抓标准化建设,通过评选“十面红旗”基层党组织,探索对获奖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在任期内参照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执行等举措,推动全县“五星”示范村创建全面达标。四是实施“强基”工程。抓好党建基本制度的落实落细落小,从“常”和“长”处使劲,着力解决推进工作指导不细、整改不力、责任不明问题。五是实施“强村”工程。充分利用村级互助资金,建立互助资金融资平台,探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给每个村10万元的启动资金,盘活村上现有资源,切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全面清零。六是实施“富民”工程。依托精准脱贫、山区农业现代化、全民创业和“双包双推十覆盖十提升”活动,结合“三变”改革和“百村试点、千村推进”工程,切实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深化构筑人才绿色通道行动。通过重点开展“三大行动”,在全县范围树立人才意识、优化人才环境、培养人才资源、见到人才红利、创新人才格局。一是开展帮扶联系行动。全面落实县级领导联系专家和优秀人才制度。每位县级领导分别联系1名专家或优秀人才,通过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帮扶活动,及时掌握了解专家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使专家、人才能在子洲安心工作。二是开展培育提升行动。实施全县人才振兴“双百”计划。通过课堂教学、专题研讨、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每年为农村培养100名实用技术人才,为县直部门培养100名专业技术人才。深入推进“十百千”人才培训工程。每年分类培训10名高端人才、100名专业技术人才、1000名农村实用人才的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技术领先、服务社会的人才队伍。三是开展鼓励激励行动。做好各类专家、人才的考核和结果运用工作,开展“振兴子洲人才奖”评选活动,每年表彰10名在“三个子洲”建设和“追赶超越”中做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每人奖励10000元,并进行广泛宣传,不断调动专家人才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