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发导航_共产党员网
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欢迎访问榆林党建网!

当前位置: 远程教育 >> 先锋楷模 >> 正文
李鼎铭
发表时间:2021-05-07 10:44点击量:16

be4dcf41d4d746c083ccb8c26b7cc185.jpeg

李鼎铭(1881—1947),字丰功,陕西米脂人。1903年在绥德应考,被取为廪生。1904年后在家乡教私塾。辛亥革命后,极力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在家乡倡导放足、剪辫子、禁赌、破除迷信和开办学校。1913年在米脂县创办临水寺国民小学并兼校长。1916年,受杜斌丞之聘,任榆林中学国文、数学教员。1918年底返乡创办桃镇高级小学,任校长。1923年,担任榆林道尹公署顾问、科长。1926年因病返故里,开始钻研中医,遂成良医。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鼎铭的思想开始转变,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反对蒋介石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1940年秋,他与国民党米脂县长交涉,允许八路军征收抗日救国粮。1941年,陕甘宁边区为了加强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建设,实行“三三制”,开展普选运动,被选为米脂县参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员、副议长。是年冬,在边区第二届第一次参议会上,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针对陕甘宁边区遭受围困封锁,经济严重困难的实际情况,李鼎铭等人提出了“精兵简政”的倡议,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说:“这个办法很好,是改造我们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在毛泽东的主持下,经参议会充分讨论,最后通过了“精兵简政”的决议。“精兵简政”政策不但在陕甘宁边区实行,还被中共中央推广到敌后各个抗日根据地,因而对战胜困难,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1946年4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在任边区副主席期间,对边区的统一战线、文教卫生都有较大的贡献。

1947年12月11日,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临时驻地绥德义合镇突患脑溢血病故,享年66岁。追悼会上,中共中央、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都送了挽词,并将米脂县桃镇(李鼎铭故乡)小学命名为“桃镇鼎铭学校”,以示纪念。